今天,我观看了《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》第二季的第一期(下)。这一期中,罗永浩在看完kid的表演后,忍不住开起了玩笑:“那个专门搞谐音梗的人已经不在了,你们是不是太放飞自我了?”
看似是在抱怨kid的谐音梗使用过度,但罗永浩的言外之意却是在怀念曾经的搭档。作为常看脱口秀的观众,大家心照不宣,知道罗永浩是在暗示「脱口秀鼻祖」李诞。
如果李诞今天还在评委席上,他一定会第一个吐槽这些谐音梗。曾经那个自信满满、才华横溢的光头,频繁出现在各大综艺节目上,如今却连名字都几乎不能提,只能通过“那个管谐音梗的人”来代替。
看到这一幕,我和罗永浩一样,不禁有些感慨,甚至有些难过。
展开剩余82%脱口秀的进步让我感到欣慰,但也让我开始怀念当初那个时常摇头晃脑、嘴里喊着“人间不值得”的李诞。好了,怀旧的情绪先放一边,接下来我们来聊聊kid和王小利这两位演员的表现。
kid的表现可以说是平平无奇,相比上一季的精彩发挥,本期表现显然逊色不少。正如罗永浩所说,kid的谐音梗几乎无处不在,给人的感觉有些“过度”了。
仔细回顾他的表演,我发现他选的题材缺乏创新,很多内容我在网上都已经看过。他没有像以前那样进行思维的解构与重组,创新性不足。
虽然结尾的处理稍显得体,有着些许喜剧效果中透着悲伤,给人一种复杂的情绪体验,但整体表现还是没有达到我期待的高度。
相比之下,王小利的表现则让人眼前一亮。她展现了一个非常鲜明的个性与视角——一个大龄未婚未育女性的生活态度,带来了不同于以往的女性视角。她的段子将这种“无负担”的生活方式展示得淋漓尽致,非常契合当下社会的主流价值观。
王小利的幽默不仅来源于对现实的“虚构”与“讽刺”,她通过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描绘,表现出她的独立与自由。她巧妙地用旧时的网络语言来表现自己创造的“完美生活”,从而让观众产生共鸣。
然而,关于她是否真的能做到完全没有烦恼,我心中其实有些疑问。毕竟,从一些经典段子中,家庭的温暖和爱才是生活的另一部分,虽然她通过幽默的方式展现自己的独立生活方式,但这是否真如她描述的那样无忧无虑,依然值得思考。
无论如何,王小利的表演非常符合现代年轻人“爱自己”的价值观,她的幽默与豁达也迅速征服了观众的心。她的得票数已接近何广智,甚至超越了kid,足以证明她的实力。接下来的表演,值得我们期待。
接下来谈谈管泽元。作为电竞圈的知名解说,他跨界做脱口秀,显然有些水土不服。他的“毒奶人设”本可以制造反差感,带来一些别样的笑点,但他并没有很好地利用这一点。相反,他提到了“隔壁节目”,想通过“毒奶”来抨击其他节目,这种做法让我感觉有些不太舒服。
毕竟,节目内的竞争本应是公平的,而这种暗地里的小心思往往会败坏观众的好感,给人一种不太光明正大的感觉,因此这一部分表现让我并不喜欢。
接着是江梓浩,这位参赛多年的选手依然没有突破,似乎一直处于“炮灰”状态。在过去的表演中,他的高光时刻不多,仅有一次关于他坐飞机的段子曾经吸引过一些注意。
不过,这一期,他虽然依旧平平无奇,却找到了自己独特的“赛道”——粤语推广大使以及大湾区文化的传递者。他选择的话题与红色文化相联系,有助于推广两岸一家亲的文化理念。
与其说他的段子好笑,不如说他在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表达上的用心。虽然他并没有太多创造性,甚至在“调侃”港台明星的段子中显得有些取巧,但这些明星的笑点本身就具备一定的娱乐性,这一部分没有太大创新。
然而,江梓浩的“生活吐槽派”风格确实与当下流行的幽默气质相吻合,期待他在未来能够有所突破。
总体来说,本期《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》的表演可谓五花八门,各有特色。每位选手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,也让我们看到了更多不同的幽默风格。希望下期节目能有更多令人惊喜的表现。
好啦,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,我们下次再见!
发布于:山东省辉煌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